有泉印象与胡杨风格发表时间:2022-07-20 21:48作者:黄牛 著名美术评论家 黄牛 我与有泉相识于1984年。那时,我们同时任职于沈阳空军机关。相识之初,他内敛沉稳的性格与含而不露的作风使人不易接近,更惶论深交。随着接触的深入,方知他是个处世低调、内心炽热、爱好广泛、博学多才而值得深交、耐得品味的好友。他文思敏捷,“下笔如有神”,写得一手好文章;他酷爱音乐,“歌声振林樾”,天生一副好歌喉;他痴迷丹青,“妙笔可生花”,画得一笔好国画!尤其让人惊诧与钦佩的是,原以为挥毫作画只是他的一项业余爱好,没曾想,1989年5月他在辽宁展览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,一时盛况空前,好评如潮,引起轰动,画名大震。我脑中不免生出一个问号:有泉身负重任,公务繁忙,其纯业余的丹青之好何以能一鸣惊人、取得如此成就? 事后得知,有泉的母亲是位擅长剪纸的民间高手,受其熏陶,他在呀呀学语的同时也爱上了涂鸦,打下了扎实童子功。从此,这一爱好与他相伴始终,须臾不曾间断。为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与技艺,他几乎将业余时间全都用于拜师学艺,先后得到鲁迅美术学院的陈忠义教授、中央美院黄润华教授和白雪石等名师的格外青睐与悉心栽培。公务之余,他每日临池不辍,“躲进小楼成一统”,“只研朱墨作春山”,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,画艺日臻精湛成熟。那时,他的画,无论是大漠落日还是小桥流水,无论是北国冰雪还是三峡烟雨,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尺牍小品,都能以他扎实的功底、超人的悟性和娴熟的笔墨,画得或大气磅礴或精细入微,或酣畅淋漓或淡雅恬静,或意蕴丰厚或低吟浅唱,于丰润凝重中显功力,在超然洒脱中见底气,给人以惊喜、启迪与享受。 1996年我俩一南一北,彼此相隔。有泉每有新专辑面世,总是题签相赠;每有新画作参展,总以短信相告;每有电视台专访,总不忘提示收看。从中,我仿佛能时时倾听到他在艺术探索道路上铿锵而坚定的脚步声。 时隔多年,2009年3月,我们有幸重逄于北京。他盛情邀请我去了趟他当时设在通州台湖国画院的“冀有泉画室”。此行,使悬挂于我脑中20年之久的问号终于拉直成一个惊叹号! 面对如今五光十色的浮华,有泉的画室俭朴实用,甚至显得有点寒酸,但四面画墙上正在创作之中的几幅巨幅胡杨,却证明着他身居陋室、心连广宇、甘于寂寞、浸淫丹青、孤独执著地跋涉在自己的艺术天地和艰苦的创作之中,以孜孜不倦的创作热情、激情和痴情,顽强地抵御着窗外的喧闹与浮名的诱惑。不仅如此,近年来,有泉还走出画室,多次深入沙漠戈壁,师法自然,写生下大量速写、拍摄了无数照片,并以此为创作素材,经过消化咀嚼,把理性思考与激情表达融为一体,将扎实的素描功底与传统的笔墨技法巧妙结合,在再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个性,成功地从“军中冰雪第一人”转而成为“当代水墨胡扬第一人”。胡杨,已成为有泉集中钻研和擅长表现的体裁与主题。他由此独创的水墨胡扬技法也被画坛誉为“冀氏画法”。 有泉笔下的胡杨,铁干虬树,龙盘虎踞,给我的心灵以巨大的冲击、震撼与共鸣。那“生而千年不死,死而千年不倒,倒而千年不朽”的胡杨,昂首苍穹,面迎劲风,屹立荒漠,残酷中蕴涵着冷静,苍茫中彰显着坚韧,荒凉中充满着豪放,枯萎中勃发着生机,曲折中挺拔着正直。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命运中不屈的抗争,绝境中顽强的价值,孤独中坚守的力量,挣扎中张扬的个性。 画如其人。透过一幅又一幅雄浑厚重、气势豪放的胡杨,有泉表现出十足的自信,展示出非凡的才华,内剑沉稳的性格在气度不凡的构图中得到新的阐释,含而不露的作风在姿肆沉雄的笔墨中得到另类张扬。在我的认知中,有泉印象与胡杨风格是重叠的、和谐的、统一的。可以说,有泉本身就是广袤艺术大漠中一株傲然挺立、风格鲜明的胡杨。 如今,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有泉画名日隆,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画展中获奖,国家主流媒体对他的艺术成就进行过多次专题报道。他的作品不仅登堂入室,张挂于人民大会堂、中央军委的会议厅及民航机场的候机厅,而且漂洋过海,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个人专题画展,作品被美、俄、德、日、韩等国美术机构收藏。今年3月,我有幸在北京参观了“冀有泉国画艺术馆”,再一次被有泉近年来取得的新的艺术成就所震撼。接触中,我深切地感受到,有泉正以其谦卑的胸襟、博大的视野和高远的追求,瞩目并规划着未来。 有泉正值盛年,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面貌 ,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艺术突破与成就,我们有理由相信,以他的坚守与执著,以他的底蕴与才气,以他的胸怀与抱负,有泉今后的艺术之路必将愈走愈宽广! 作为好友,我殷切期待着…… |